
貓與狗是現代家庭中常見的寵物,雖然都是住在家中,但他們的飲食卻大不相同。想要讓毛孩補充到正確的營養,活得更開心健康,就要了解這些差異,才能提供給毛孩正確的飲食,避免常見的營養誤區。本文將從每日熱量、飲水量、營養成分比例、消化道結構、野外飲食差異,以及狼與大型貓科動物的飲食習慣等多面向進行’探討。
貓狗飲食差異:
一、貓狗每日攝取比較
1. 熱量需求
從上圖表可以看出狗一天平均需要的熱量比貓還要多,為甚麼會造成這樣的差異呢?以下有幾項主要的原因:
- 活動模式:
觀察家中的毛小孩可以發現,大多數的狗喜歡跑來跑去到處玩耍,也需要帶出門去散步放電,活動量非常大。貓則待在家的時間較長,不愛外出,活動量相對狗來說少很多。 - 飲食營養結構、代謝與生理機制差異:
貓自祖先以來吃的都是高蛋白高脂肪、低碳水化合物的獵食飲食,身體已適應長期以脂肪與蛋白質為主要能量來源。若貓貓攝取過多碳水容易引發肥胖與血糖問題。狗是雜食性動物,食物中除了肉類跟脂肪還會有澱粉類,能食用的飲食種類比較靈活。
2. 水分需求
二、每日飲水量需求
- 貓每天需要的喝水量為體重公斤數X50毫升
- 狗每天需要的喝水量為體重公斤數X70毫升
狗需要的飲水量比貓還要高出許多,尤其天氣炎熱時狗還是要外出散步運動,就需要幫狗狗補充更多的水分。貓雖然需要補充的水量比狗還要少,但是更容易有飲水不夠的問題,因為很多貓不愛喝水,飼主要更花心思在給貓喝水的問題上,例如在飼料或罐頭中添加更多水。
3.營養成分比例與必需營養素
1. 蛋白質與脂肪
- 貓:為「絕對肉食性動物」,蛋白質需求高,建議每100克乾物質含28克蛋白質、9克脂肪。
- 狗:為「雜食性動物」,蛋白質需求較低,比較適應低脂肪蛋糕碳水的飲食,每100克乾物質含22克蛋白質、5.5克脂肪。
2. 其他營養素
二、消化道結構差異
三、野外飲食行為差異
1. 野生貓科
大型貓科動物的飲食習慣
2. 野生犬科
狼的飲食習慣
四、寵物飲食設計建議
貓的飲食需求
- 專性肉食動物:貓需要大量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來維持生理機能,無法有效合成某些必需的維生素和脂肪酸,必須從食物中獲取。
- 高蛋白質和脂肪需求:貓飼料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通常高於狗飼料,以滿足其對這些營養素的特殊需求。
- 無法有效利用澱粉:貓的消化系統對澱粉的利用能力較弱,過多的澱粉可能導致消化不良和肥胖。
- 必需牛磺酸:貓無法自行合成牛磺酸,必須從飲食中攝取。例如海鮮、肉類和內臟
狗的飲食需求
- 雜食性動物:: 狗可以從肉類、蔬菜、穀物等多種食物來源獲取營養。
- 較低的蛋白質和脂肪需求:: 相較於貓,狗的蛋白質和脂肪需求較低,但仍需足夠的蛋白質來維持肌肉和健康。
- 較好的澱粉消化能力:: 狗的消化系統對澱粉的適應性較好,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能量。
參考資料:
Pet Caloric Needs:https://www.petobesityprevention.org/pet-caloric-needs
Cats vs. Dogs: 5 Differences in Nutritional Needs:https://www.petfoodinstitute.org/cats-vs-dogs-5-differences-nutritional-needs/
歡迎選購:
思慕狗狗主食:https://www.soothemua.tw/product-category/dog/dog-complete/
思慕貓貓主食:https://www.soothemua.tw/product-category/cat/cat-complete/
